close

清香流動:品茶的遊戲

清香流動:品茶的遊戲秒殺搶購

清香流動:品茶的遊戲網友評鑑5顆星

最近好多網友都在問哪裡買

中文書-飲食-咖啡/茶分類優質推薦

  • 定價:500
  • 優惠價:79395
  • 優惠期限:2016年01月06日止

  • 清香流動:品茶的遊戲

    想了解更多清香流動:品茶的遊戲的內容嗎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對我來說,茶道是生活的藝術,也是一種自由的遊戲。 ?解致璋

      茶,是十分古老的飲料。對許多人來說,喝茶也是生活中最尋常不過的事,然而對某些人而言,喝茶則不光是為了解渴,而是追求一種解渴以外的東西,那不僅涉及眼耳鼻舌身五官細致的感受,甚至可以反映時代的生活文化與美學態度。

      中國唐代的陸羽寫下世界上第一本茶書,將喝茶提升到「品茶」的境界;之後日本人將綠茶發展出一套嚴謹完整的茶道文化儀式,美學家岡倉天心喻之為「審美的宗教」;而英國人則以紅茶開啟了下午茶的世界性風潮。今天,我們更是有幸,能在台灣享受品飲烏龍茶獨特的樂趣,並且親身體驗多元繽紛的烏龍茶道美學正逐步開展成熟。

      烏龍茶是台灣生活文化的代表。我們的茶葉製工獨特,品種花色繁多、品嚐起來香氣和韻味變化萬千,既有綠茶鮮爽的滋味,又有紅茶甜醇的特色。泡茶的方式,因此更需看茶泡茶,靈活的來對應。烏龍茶多樣的風貌,使得台灣茶人更能展現豐沛的創造力,這正也是台灣生命力的潛力和特質

      本書即是茶人解致璋二十年實踐探索台灣烏龍茶品飲美學的心得筆記,由攝影家廖東坤等人掌鏡,平面設計家霍榮齡美術規劃,歷時三年製作完成。作者深富中國藝術素養,不管是談空間茶席、說茶器茶儀、論品茶生活、爬梳飲茶的流變………,書法、繪畫、園林、禪學等藝術與哲學觀點穿梭交融,靈光處處令人驚喜共鳴,而其文字亦簡約純致,耐人咀嚼。書中百幀茶席影像,涵概了季節的變化、晨昏的光影、晴雨的不同紀錄,搭配詩詞禪語,更是意象豐富,細膩動人,令人悠然神往。

      這不是一本飲茶的工具書,書中沒有絕對性的數字與步驟,但對於品茶這個結合了多重領域的生活藝術,卻有精彩的演繹與分享,為台灣的烏龍茶道展現出獨到的美感視野。作者邀請大家,在生活中展開茶的五感之旅,藉由空間的塑造、茶席的佈置、茶具的選擇與搭配、泡茶的過程及品茶的體會,培養觀照自我,從容自在的定靜氣度,感受分享的愉悅。

      一杯茶是靜心的源頭、是生命的滋味、是光陰的流轉、是創造的遊戲。一席茶是洞見的入口,是台灣與世界的心靈對話,當我們開始這樣的旅程,視野也將更加的遼闊與自在………。

    作者簡介

    解致璋

    曾任台北春之藝廊展覽企劃、藝術書房經理。
    曾開設清香齋茶屋、清香書院。
    現從事台灣烏龍茶道的教學。

      1988年,解致璋於繁華的台北東區隱巷中開設清香齋茶屋,以靜謐幽雅的空間氛圍,為己為人打造出十丈紅塵中的一片清靜,不但是許多文人雅士的約聚之地,更有無數國外媒體專程來台採訪報導。1993年,在經營清香齋行有餘力之時,創辦清香書院,邀請專家、教授、藝術家,廣開人文、藝術乃至自然生態課程,期以民間講學之精神深化台灣文化厚度,成為當時極具特色的學習空間。近年來,清香齋轉型為茶道教室,解致璋以開放性、創造性和體會性的教學方式,研究發展台灣的工夫茶,改進心法,注入傳統藝術精神,逐步建構出台灣烏龍茶的品茶美學。此外,並不定期籌辦各種雅集與茶會,足跡遍及台灣各地、日本京都、加拿大溫哥華,以及中國的蘇州、上海、無錫、杭州等地。

     

    目錄

    無由 
    游於藝
    靜心泡茶

     【集一】
    品茶的環境
    茶席
    茶具的選擇與搭配
       宜興紫砂壺 /  壺承 / 蓋置 / 茶杯 / 杯托 / 蓋杯 / 茶盅 / 茶則 / 茶匙 / 小茶罐 / 茶盤 / 茶巾 / 潔方 / 水方 / 煮水壺 . 茶爐 / 茶花 / 花器 / 茶點心 / 榭籃

     【集二】
    品茶
    泡茶的三要素
    泡茶用水
    煮水
    浸泡的時間
    好喝的感覺
    自己喜愛的口味
    神祕的平衡點
    茶味的濃淡
    喉韻
    洞見的入口
    茶有真味

     【集三】
    無窮出清新
    飲茶的流變
      唐 煮茶 / 宋 點茶 / 明 泡茶
    工夫茶
    茶的起源
    茶葉的分類
    烏龍茶的製造工序
    買茶
    茶葉的香氣與滋味
    茶葉的保存
    台灣茶葉的故事
    人間萬事消磨盡,只有清香似舊時--後記

     

    後記

    人間萬事消磨盡,只有清香似舊時--解致璋

      我不是學者,只是一個實做的人,也可以簡單的說是一個行者。

      這些多半是自己的一點體會,也有部分是先有了體會,後來讀書時,碰到前人的經驗,高興地拿來印證自己平日所想的,記下來,便成了可以給朋友作為參考的筆記。

      喝茶是大家都喜歡的事。喝得精,喝得講究,細細地喝,叫做品。我們現在說一個人的品味很好,意思是他的鑑賞力很好,眼光很高,而顧名思義,品味是從味覺開始的。

      我一直認為功夫靠累積,累積許多人的功夫就產生了文化的厚度,這是自然而然的結果,強求不了,也不能速成。反過來說,一個地方,有許多人喜歡做同樣的一件事,做得踏實、深入、精彩,慢慢就會出現一批有功底的玩家,這個領域要它無趣也很難。

      飲茶藝術與一般藝術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它是普通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或生活的態度,或生活的樣貌。可以從幾個層次去思考與看待。

      二十多年前,朋友們為台灣的飲茶藝術取名茶藝,我個人以為在茶藝中再注入精神境界,就成為茶道,因為道藝一體本來是中國的傳統藝術精神。

      台灣出產世界上稀有的好茶,為了要跟朋友一起好好地品嚐這種珍貴的茶,我們佈置環境空間、插花、欣賞音樂、擺設一些不矯飾的、仔細選擇的茶具……,漸漸地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促使這種「遊戲」得以發展的要素是我們愛美,並且想要創造的天性。雖然在我們這塊土地上缺乏足夠的審美教育,但我們自己在茶道藝術裡發現了彌補心中缺憾的方法。同時,茶道也引領我們的內心往平靜、寬廣、安詳的境界追尋。

      對於我們而言,茶道意指滿足。滿足於單純的生活,及這種生活中不凡的美感。通常,我們不知道原來擁有那麼多可以使自己快樂的能力,而且還能把這樣的快樂分享出去。只是抱著樸素的初心,便帶給我們所經歷的事一種內在的品質,一種新鮮的活力和創造力,結果體會到這種不斷開展、顯露的經驗……,每當我們接近那個極限,自然就會知道還有什麼。

      這是不是鈴木大拙所指出的,「中國人所創造的,日常裡活著的禪」?

      那麼,清香便可以繼續流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uzut29473 的頭像
      duzut29473

      博客來網路書店

      duzut2947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